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建设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本文通过对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成本控制的措施及方法,力求在设计上体现经济的合理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因素分析;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建设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在全过程的投资控制中,设计环节是造价控制的重点。国外一些专家研究指出:设计费用一般只占建设成本的2%~4%,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75%以上。工程项目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是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键性环节,也是具体实现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因此,控制住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就等于抓住了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设计阶段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1、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是决定建筑物风格、流派、造型乃至造价的第一步,不同的概念和方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当然也影响到建筑成本。如传统的欧式风格建筑,它除了特有的构造以外,其外墙和屋顶附设设计了更多的建筑饰物,给人以特有的印象;而现代建筑物通常比较简练,通过各种形式的线条、造型来突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追求。不同的建筑理念,它的概念和方案设计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其产生的结果足以影响建筑成本。
2、建筑物大小及平面形状。当建筑物的外形相同时,如果建筑物的尺寸缩小,就会增加建筑面积的造价;反之,加大建筑物的尺寸,一般能使建筑面积的造价降低。这是因为建筑物外墙与建筑面积的比例增大或缩小,将会引起内部隔墙、装饰、安装等的工程量成比例的增加或缩小。同时,基础、屋面檐口、门窗、遮阳板及施工脚手架等费用也会引起相应的增加或缩小。
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建筑面积条件下,建筑物的外形越简单,外墙长度就越短,单位造价也就越低;相反,建筑平面外形复杂而且不规则,则外墙周长和建筑面积之间的比例必将增加,这将引起单位造价的提高。不规则的建筑外墙,不仅使墙体增加,而且室内外管线工程及基础费用也会增加。
3、设计的层数与层高。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别墅、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等,它们都有不同的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如小高层与层高的设计规范要求就不尽相同,具体地反映在抗震、抗风、防火、增压等方面。在同一类型的建筑物内,由于执行的是同一规范,而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由于规范要求不同,建筑成本必然不同。建筑层高的增加,意味着工程实物量的增加,例如墙体、门窗、粉刷、装饰、管线等。这些增加的实物量分摊在建筑面积上只会引起单位建筑面积造价的增加。因此,除了底层或公共活动场所或特别需要之外,在满足设计规范后,一般不应盲目的增加层高。
4、选择建筑材料、设备的标准。建筑成本随着建筑标准的变化而变化,建筑材料、设备标准高的,建筑成本随之增高。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也并不完全如此。所谓高标准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其重要的标志是指品牌、价格或是较为稀贵的产品,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成功之处是在于各种要素的巧妙搭配。例如,在装饰房屋墙面时,虽然可取品牌好、价格高的墙纸,但远不如用颜色和谐、价格大众化的涂料产生的效果来得更好、更易于为买主接受。因此,不仅仅是材料、设备的品牌好和价格贵就一切都好,有时候注重合理和巧妙的设计手法比单纯追求建筑材料、设备的高标准和单纯的品牌其效果更好。
二、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措施及方法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与重点。设计环节的费用管理有两个目的:一是降低为完成设计任务所需的设计成本(包括设计人工时、各种材料、设备的消耗等);二是降低工程所需设备、材料、建筑、安装等费用。由于占工程费用大部分的设备、材料、建筑、安装费用在设计阶段就可以较精确地确定,因此可以说,降低项目成本的关键在设计阶段。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占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设成本的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多少。合理、科学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的10%,但在工程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而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得较少,从根本上影响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在设计阶段中应做好以下方面可控制成本:
1、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围护、绿化等均放在一起进行招标,采用多家竞投,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这样,既可优选出好的设计单位,又可促进设计方在项目整体布局、建筑造型使用功能上开拓创新,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
2、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然后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因此,各专业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双赢策略,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融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以保证投资限额不轻易突破。建设项目业主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与设计部门积极配合,及时提供可靠的工程基础资料。
3、采用考核激励机制,控制造价。当前普遍存在着设计不精、深度不够的情况,从而增加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由于设计频繁变更,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可以确定设计限额(造价、三材消耗指标等),并建立奖惩考核激励机制,节约有奖,超额罚款,变“画了算”为“算了画”。并利用同类建筑工程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比较,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4、将限额设计措施写入设计合同中,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在设计合同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超出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如5%)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或设计质保金)。采取一定的约束力是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控制的一种举措。
5、加强对设计人员进行经济观念的教育。在设计工作中推行限额设计,根据合同标的额,对各专业限定投资额,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工程量和技术标准。在设计中,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水平,使建设标准根据客观条件的许可,体现“中等、适用,在适用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工程的关键部位上;采取多方案的比较,设计采用最佳方案,方案比较不仅要考虑设备、材料费,而且还要考虑附属因素;设计中尽量选用易采购的设备和材料,尽量采用标准的材料,使材料具有互换性,设法采用同一规格尺寸的材料,避免在建设过程中被迫花费高价去购买;在计算好安全性后,不局限于采用以前的材料,如能降低费用,还要大胆采用新材料、新产品,在设计中对各类材料计算准确,避免工程建设后还有大量的剩余材料。
总之,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增加建设项目的前期投入,特别是设计阶段的重点规划和论证,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业主成本的有效控制。
(作者单位:1.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2.重庆市盛景实业集团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任宏主编.建设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