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81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9/11/2

作者

□文/辛爱萍

浏览次数

2502 次

事业单位也应计提折旧
  提要 我国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规章制度中,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均做出了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本文具体剖析事业单位不计提折旧存在的弊端,提出对事业单位计提折旧及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改进;事业单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般认为,在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前提下,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而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我国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规章制度中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均做出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无论是外购还是自制的固定资产,都按“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入账,从形成固定资产到使用直至报废都按固定资产的原值反映。同时,事业单位按其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来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即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价值损耗的补偿是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实现的,而不像企业那样通过提取折旧来实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进行,目前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特别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也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不切合实际,影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这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本身存在很大的弊端。这种弊端主要表现在:
  一、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得不到真实反映,极易产生价值背离
  固定资产科目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增加时的价值,不反映资产净值,随着资产的使用和时间的推移,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净值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众所周知,固定资产无论在企业单位,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磨损和损耗都是客观存在的,每一种资产,都会随着使用过程和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有形损耗或无形损耗,价值逐渐减少。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一方面使其损耗的价值逐步分摊到各期的费用中;另一方面使其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得到准确反映,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而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在固定资产从购进到报废的漫长时期内,会计账面和报表上反映的都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同时,由于许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经常会造成一些已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或实物已经不存在的固定资产仍停留在账面上,导致账实不符,使得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得不到真实的反映,会计信息失真。
  二、不能真实地反映单位财务状况,易导致虚夸资产价值
  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活动的开展,必然要发生相应的支出,资产的损耗也应包含在支出中,但是由于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是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收入的多少和固定资产的损耗之间没有必然关系而由于市场价格的原因或技术的不断进步或其他经济原因,单位持有的固定资产与原购入的原值会有变动,有时变动很大,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减值。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及其他经济原因,发生资产价值的减值是必然的。对已发生的资产价值的减值如果不予以确认,会导致虚夸资产的价值。不利于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会使得人们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形成错误的认识。一方面思想上没有使用年限、新旧程度的概念,随意处置固定资产,新购买的资产可能因为个人不喜欢而提前处置或报废,也可能为了体现业绩保持账面上足够的资产数额,而对超过正常使用年限,或已无使用价值已不存在的资产迟迟不予报废;另一方面容易产生一种惰性,不认真履行加强资产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具体建议如下:
  1、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行计提折旧的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成本资本化。事业单位取得固定资产,其支出的效益涉及几个会计期间,应属于资本性支出,不应作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列支。所以,事业单位会计在会计核算中也应引入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原则,将资本性支出计列于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反映,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按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并规定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将固定资产编制成目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为了使固定资产的支出在各个时期合理分配,使之与事业支出在各时期相配比,全面反映事业单位每年的事业支出中固定资产折旧所占比例,从而使事业支出更合理、合法,全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增加“事业支出——折旧”和“累计折旧”科目来核算计提的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年度会计报表中反映,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反映的是单位实际固定资产净值,从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适当提高固定资产标准,并增加“低值易耗品”科目。现行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中,有很多物品应通过“低值易耗品”科目进行核算。事业单位大量单位价值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如电话机、饮水机以及简易办公家具等使用频率很高,很容易损坏,更换较为频繁的资产,不适宜列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应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低值易耗品的规定,将其纳入“低值易耗品”科目进行核算较为适宜,因此应增设“低值易耗品”科目。根据市场价格因素,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的标准,适当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标准,以使用一年以上,价值为2,000元的设备、房屋等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对达不到标准的,以低值易耗品来管理。减少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范围,使固定资产更名副其实。
  3、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核算制度,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适合本单位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诸如各种资产的采购管理制度、审批论证制度、验收制度、处置制度、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等。坚持先入库后领用、先鉴定后报废、先报废后购买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合理、节约、有效使用和资产的保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会发生盘盈、盈亏、出售、报废和毁损,因此也应对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增设“待处理财产损益”和“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以核算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增加或减少以及清理后净损益的情况。同时,规定事业单位各类固定资产使用报废年限,规范报废申报程序和手续。根据各单位拥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性质和固定资产的类别,规定其使用年限。当固定资产达到报废年限时,由单位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附上有关材料,经批准即可办理报废手续。这样,既简化了固定资产报废手续,又使固定资产报废有章可循。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遵从会计核算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是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的。
  (作者单位:包头财经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Z].19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Z].1997.
[3]徐琴,许成昌.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1.11.
[4]刘光忠.改进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4997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