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84期/市场/贸易/正文

发布时间

2010/1/4

作者

□文/韩 平

浏览次数

1084 次

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应对策略
  提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贸易壁垒的形式和特征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以关税、配额及许可证为主要形式的贸易壁垒正逐步弱化,而具有更大合理性和更强隐蔽性的绿色贸易壁垒正逐渐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已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绿色贸易壁垒(GTB),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主要指发达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为目的,以制定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的方式,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置障碍,使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受限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一个国家从保障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对进口食品的品质、安全性能、使用性能、设计及标签说明、包装、产地等做出技术规定本是无可非议的,这是保证合理有序地完成国际贸易的有效措施。但是,如果以限制货物的进口为目的,故意将技术性措施复杂化,甚至使用内外有别的带有歧视性的双重标准,那么这些技术性措施就成为自由贸易的障碍,起到了贸易保护的效果。
  二、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状况及原因
  (一)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状况。作为当今世界上新兴的贸易大国,我国的对外贸易依据自身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所带来的竞争力,不管从贸易规模还是贸易数量而言,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近年来由于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使得我国产品出口的数量急剧下降,外贸企业利润大幅下滑而成本却急剧上升,受影响的行业数量越来越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受影响程度也不断加深,对我国外贸活动的开展构成了巨大挑战。
  1、对我国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西方国家利用绿色规则,制定过高的环境技术法规和标准,如防污标准、噪声标准、电磁辐射标准、包装标准等。大都是我国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的,以致使我国的农产品、木质包装品、纺织品、机电产品影响极大。据2003年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对关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的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欧美地区仅对我国农产品设置的各种技术性绿色贸易壁垒就达20余项,导致我国禽肉产品出口下降32.9%,畜产品出口下降4.1%,蜂产品出口下降16.7%。
  2、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造成的影响。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歧视性和广泛性,使我国企业受限、产品受阻、经济受损严重。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出口产品因绿色标准、绿色标志等绿色贸易壁垒原因近年来每年的外贸损失额高达74亿美元。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贸易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因此产品出口受到的冲击也会不断扩大。
  3、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效益深受影响。由于绿色保护措施的贯彻与实施必然会牵扯到对众多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要求我们的产品在市场、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利用、回收等多个环节中必须符合一定环境标准,导致出口产品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的增多,使我国目前出口产品日益上涨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进而对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影响我国的贸易关系。近年来,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进口,由此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见增多。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两大区域性经济组织成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环保水平和环境标准大致相近,个别成员国之间的差距也在趋于一致。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于区域外的产品(包括我国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市场之外。我国作为WTO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也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二)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1、环保观念淡薄,缺乏绿色经济概念。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树立产品对人类、动植物及环境无害的绿色经济观念,已成为生产与消费的大趋势。这种观念在我国还十分淡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生产模式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由于我国企业整体环保意识淡薄与缺失,缺乏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不仅影响到我国环保体系的建设步伐,而且影响到企业的技术革新与进步,造成我国产品出口极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2、环境标准低,企业认证能力薄弱。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我国目前制定标准的速度相当滞后,采纳的国际标准数量较少,而且绝大部分低于国际标准,只有40%多的标准采纳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而且其中相当部分还不是等同采纳。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由于受到自身技术的限制和节约成本的考虑,担心认证会降低价格竞争力,造成认证不积极;另一方面环境标准相当高,检测难度大,费用高,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参与认证的难度。
  3、环保法规体系不规范,标准化工作亟待加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环保标准还比较低。虽然我国在“入世”之前已经对国内众多法规进行过相关修改,但目前我国的环保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仍存在许多与WTO要求不一致的地方,许多产品缺乏国家性的环保标准,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一时难以适应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
  4、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仍然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部分机电产品为主导的,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的档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很难达到国际市场上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使得我国产品极易受到国外技术型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5、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随着人类对健康的重视,对生活环境和产品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改善环境,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较高,相关的环保组织和结构得到了空前发展,并且形成了以绿色产品为导向的绿色消费市场,极大地促使绿色消费运动得到巨大发展。
  6、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产品出口速度不断加快,出口数量不断增长,使得发达国家在一些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相关产业的就业压力增大。为维护本国企业的自身利益,改变其贸易收支恶化的状况,在受打击的相关行业的强烈要求下,这些国家和地区就以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由,制定了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来限制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向这些国家的产品出口。
  三、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策略
  (一)顺应国际绿色经济潮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尽快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对企业开展广泛、全面、深入地国际环保公约和国际环境标准等法规的宣传,把环保理念导入企业经营决策中,增强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贸易体制与国际接轨。向社会大众提倡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的思想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进而从根本上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同时,企业也要有长远的战略意识,充分认识突破贸易壁垒的挑战性、艰巨性、可能性和长期性,做好各项思想准备。
  (二)大力推进环保标准体系建设。政府应努力完善我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认真研究和不断追踪国际标准,加快推进我国环保标准的制定和改进工作,使我国的环保标准尽快得到国际认可。同时,应加强产品环保检验体系建设,引进、开发同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推动检验体系的技术升级,加速与国际接轨,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强检验检疫工作,推进检验检疫体系发展。检验检疫部门要按照国际规则强化出入境检验检疫,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要严格禁止出境,尽量减少因产品质量引起的贸易纠纷。同时,检验检疫部门要认真研究国际环保方面的绿色标准,加大采标力度,积极参与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并将有关信息及时通知到有关企业。要加强国家间实验室互认工作,以便减少我国企业产品进入各个不同标准的市场销售前所花费的高昂认证费用,使更多的出口产品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积极推行国际ISO900质量体系认证系列标准、ISO14000等认证,鼓励企业实施国际认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
  (四)推进环保法律体系建设。政府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环保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强对环保法规制定工作的统一管理,构建起统一、有序的环保法规协调制度和机制,努力加快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并适时构建起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体系。应充分认识国内环境法在处理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案件时的作用,全面推荐我国的环境立法工作。
  (五)转变增长方式,推行绿色生产。我国应转变以高污染、高消耗、低技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学技术,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对从产品生产上进行绿色设计,选取绿色材料,采用绿色生产工艺、设备和包装,推进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实现生产的绿色化和无公害化,达到消费者、企业、社会的共赢,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六)参与国际环保合作,加强对外协商。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条约的制定,进一步推进与国际环保组织合作,加强与发达国家在环保问题上的协调,增强我国在环保领域的发言权。努力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为我国产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走向世界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七)促进与高校合作,注重人才培养。高校是培养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地,是进行国家大型科研项目和重大课题研究的重要平台。高校有着丰富的知识资源和宝贵的人才优势,能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重大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我国企业能够提供产品生产所需的资金、设备和场地,具有大学所缺乏的成套设备和生产能力。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双方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应充分利用各自独特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拓展。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突破了绿色贸易壁垒的障碍。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蒋国瑞,何喜军.技术贸易壁垒的辨识预警与对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6.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世界贸易组织与技术性贸易措施.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1633 位访客